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專欄] 臺灣的教育制度之如何解決升學壓力/十二年國教篇

晚上7:42

文/柳宇承、巫佳蓮、洪雅莉許智瑄、黃可恩
[十二年國教篇]
        十二年國教主要處理的問題為『入學管道』與『學制分流』,意即透過改變升學體系,緩解過去升學所造成的不良學習方法,落實適性揚才的理想。
        現行入學方法分為『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項,特色招生為經教育部評鑑為優質之高中、高職及五專,學校為發展特色課程,例如自然科學、語文、社會學科、藝術、音樂、體育、商業、工程及餐飲等,以班級為單位向主管機關申請,經核定後才可辦理特色招生。
        每年5月先辦免試入學,每年6月再辦特色招生。免試入學辦理時間早於特色招生,是為鼓勵學生依個人的性向、興趣及能力,優先以免試管道進入高中、高職或五專就學,讓學生能及早決定就讀學校,可減少準備特色招生的考試壓力。依我國國情,如特色招生先行辦理,多數學生將可能競先參加特色招生考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為舒緩學生考試升學壓力的目標將無法落實。
        在現行方法下,學生須先放棄免試入學錄取資格,才能報名參加特色招生考試,避免教育資源和招生名額的浪費。而假使特色招生沒有被錄取,學生可逕行選擇未額滿的學校登記入學,學校不再辦考試或甄選。目前高中、高職及五專的招生名額已超過應屆國中畢業生總數。因此,國中畢業生想要升學高中職及五專一定有學校讀。國中學校須對學生做好升學輔導,協助慎選入學管道。
        另一個引起廣泛爭議的,便是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除各級縣市政府的比序項目不一以外,項目能否實現社會公義之初衷,也令許多人士懷疑。多元評量方法,勢必讓弱勢家庭更難以與上層階級的家族競爭,市區的老師也勢必比鄉鎮老師更清楚該如何滿足比序項目的需求。
        如果採計學校段考成績,可能會讓學生學業壓力更重,而非減輕。
        台灣省教育會在2007年公布一份關於十二年國教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全台一萬多位受訪基層教師中,有六成認為十二年國教無法紓解學生的升學壓力。更有高達六成七的教師表示,該政策無法破除明星高中的迷思。更有超過五成的基層教師表示,十二年國教無助於提升國家競爭力,對於明星高中與升學方式的困惑正是造成此結果的主因。
        在目前少子化的趨勢下,高中與高職入學名額已經可以容納所有國中畢業人數。因此,免試入學的問題仍在學生、家長與社會大眾對名校的憧憬。此因著名的高中職校,人數較多,學校規模較大,在經常門的費用占有優勢,且不乏高社經地位家長與校友給予學校經濟的支援。凡此種種,皆成高中高職名校的共同優勢,無怪乎國中生升學壓力無法減少。
        政府要做的並非廢除考試,因其仍為目前評定學科能力較為公平的方法。政府要做的應是縮短各校間的差距,願意拔尖的學子,讓其努力考上名校。願意繼續讀書但考不上名校者,社區高中與高職也是個好選擇。家中經濟能力可負擔的,就自行負擔。家中經濟無法負擔的,循著國家的補助方式來申請,暫時沒有意願升學的,等到察覺需要再補充知識時,國家可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構讓其持續學習。

Written by

We are Creative Blogger Theme Wavers which provides user friendly, effective and easy to use themes. Each support has free and providing HD support screen casting.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

 

© 2013 NTUEDUSA . All rights resevered. Designed by Templat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