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欣怡
備受矚目的十二年國教明年將全面實施,其中重頭戲教育會考正好在不久前舉行試測,然而,這個「勢在必行」的新教改政策一直以來似乎爭議不斷;筆者無法詳盡統整各方論點梳理出什麼完整視野,只能就我所見所聞,寫下我的所思──淺談十二年國教與適性發展。
首先必須肯定義務教育的貢獻,民國五十七年起實施的九年國教無疑奠定了臺灣現在經濟人力資源的基礎,例如我們可以順利無礙地訂立契約、進行各項交易,確實是仰賴基礎教育提高了普遍大眾的識字率之故;當然不只如此,各領域的基本訓練提升了勞動力素質,更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潛在資本。
這麼說來,國民教育的延長,不是應該是一項既能強化國民素質、又能平等受教機會的極佳政策嗎?然而答案之所以出人意表,原因是我們必須瞭解:手段不一定都能指向目標。要落實理念,必須先觀察清楚現實中盤根錯節的複雜性;十二年國教政策雖然立意良好,但顯然配套不足。
最近又將至畢業季,各大學紛紛舉辦就業博覽會,名校們不乏許多知名企業進駐擺攤、招攬新血以充實人才,不過在這幅繁榮光景背後,許多同學卻其實也心知肚明:幾個月後大部分坐進稱得上舒適的辦公室中的我們,從事的大多是和自己目前所學大相逕庭的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從頭學起;這並不令人意外,也相當合理,但問題在學習這些技能所需要的知識基礎,似乎不用到大學程度。目前許多職業都出現高學歷門檻,但低度利用的情形,可是即使明瞭,學生們還是得先花四年唸大學,因為這個學歷已經是大部分職位的最低要求;這樣的惡性循環持續凝固、加深,導致我們沒有選擇。大學生就業環境的惡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這方面的人才供過於求;反觀許多技職工作卻直喊缺人:攤開報紙上隨便一張廣告頁,到處不乏許多誠徵作業員的訊息,且起薪都遠高於22K。
原來低薪的秘密實際上是人才分配不均的問題。但為何會造成這樣的失衡?
回溯到更根本一點的問題,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要上大學?事實上,或許很多大學生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國小國中成績好就唸高中,高中唸了就接著唸大學了。我們當初根本沒有做選擇,是成績幫我們選擇的;臺灣的中等教育,甚至於絕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志願的分配是依能力(而且是以十分狹窄的方式所衡量認定的)而非依照興趣。
我的第一位家教學生,是個聰明也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從前某次課間他曾偷偷告訴我:他不喜歡唸書,他喜歡的是美工、勞作、和小朋友相處,未來想成為一名幼稚園老師;媽媽其實也算是開明的家長,並不要求小孩成績一定要名列前矛,只要盡了力、快樂就好,可是只有一點頗為堅持:無論如何,以後都必須唸高中。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觀念,「好」學生就應該讀高中,讀高中才「有前途」,可是這樣的觀念將多少學生扣留在不適合的地方虛耗光陰,往往在一般高中表現不理想的學生們,並不是能力比較差,只是被困在別人的舞台了;然而那段時期卻是最年輕、最有潛力的階段,他們可以利用來學習、嘗試非常多事,但是這段最珍貴的時間,卻為了留下來為別人當陪襯而浪費錯失掉了。最後學生還是唸了一所離家近的普通高中,而不是心之所嚮的高職幼保科。
臺灣的中等教育嚴重往智育偏斜,課程名目上雖多元,實際上卻十分單調,在升學的壓力下,所有學生被迫接受極為受限的狹窄課程,甚至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從社會正面臨的人力市場失衡問題到教育上面臨的人才培育失衡問題,或許可以說明適性發展的重要;身為教育體制一大革命,其實「適性揚才」正是十二年國教的主旨之一,本來這樣的改變應是大家都樂見的,不是應該從此天下太平才對?不過,關鍵就在於它的「效度」如何。
「真正」的適性條件是,必須避免外力介入,讓選擇的自由度得以最大化。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每位學生都應有平等的機會和足夠的自由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源;但弔詭的是,十二年國教提出免試入學之餘,卻又搭配了一項奇怪的特色招生制度。教育部強調:適用特色招生的多為藝術才能班、體育班等,且其招收對象皆為性向明確學生;不過,始終得不到合理解釋的是,一樣「性向明確」的學生中,為何喜歡烹飪的孩子可以直接免試進入餐飲科,有數學天分的進入普通高中,而有音樂專長的學生就應該甄選入學?
在社會壓力下無法做到全面免試的新政策顯得非常畸形,既無法達成公平與多元的教改初衷,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平等──源自過去對於菁英與非菁英的區隔所產生遺留下來的校際資源的分配不均。從前,鄉下地方的孩子還可以藉由考試努力進入有充分學習資源的學校繼續發展,但在除非有特殊因素,否則不可跨區、佔總招生名額75%的免試入學上路後,究竟是增加或是限制學生的選擇?我們不能閉上眼說城鄉差距不存在,這對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免試入學必須的配套,就是將既有資源,包括經費、設備、師資,全部重分配或要求進修訓練,讓各學區至少能提供其學生需要的所有教育資源,也讓一直以來習慣教特定群體的老師教學能更加多元化。
另外,許多人也憂心新教改將導致高職消失,這是由於社會普遍智育掛帥、升學主義盛行的風氣所致,屬於意外的效果,但制度仍然難辭其咎。技職和一般高教體系不論經費或資源都落差懸殊,廣設的新大學也多為普通大學,高中生考學測、指考有廣闊的選擇,可是技職生考統測能選擇的大學卻很少;此外,每年參加統測的考生約15多萬人,高過學測和指考,不過常常卻到了統測當天,才勉強出現一篇小篇幅的報導,遠遠不比學測指考大版面的專欄與特輯。去年11月,統測中心發出調漲102學年度統測報名費的新聞稿,當時媒體無人聞問,之後數天教育團體開始批評,才有媒體報導,「如果是學測調漲,大家早就罵翻天了」,社會對於統測的關注,明顯少於高教體系的學測和指考;大考中心(主辦學測、指考單位)民國82年成立財團法人時,教育部分3年補助新台幣5億元,占總經費95%。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主辦統測)88年成立,卻由技專校院共同捐款,勉強湊足所需的經費。媒體不重視,政策也不挺,大眾對於技職教育能有多少信心?
關於以上種種,十二年國教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高中職「均質化」與「優質化」:優質化對全國高中職進行評鑑,未通過評鑑的學校予以發展、轉型或退場輔導,以保障各區學校品質;均質化則希望透過校際交流、資源共享,加強高中職間的整合,促進各區教育資源的均衡。這個規劃十分理想,但問題又出在實際運作上,外界已出現不少質疑評鑑信度的聲音,批評教育部預先擬定優質高中職比例形同先射箭再畫靶,為達標而調降標準放水;目前優質高中職認證通過率已達9成,確實令人感到審查如同虛設。而均質化則採各校自行提出申請,沒有引導、沒有協助,單純一紙公文下發,以經費威脅,學校行政人員為了拿到補助,不知所為何物,拼命寫計畫,結果卻多流於形式,只是徒增老師壓力。
最後,最為人詬病的是,十二年國教其實無法真正免試。因為當學校收到的免試入學申請多於招生名額時,還是必須以一些標準進行「篩選」;這些額外的標準就是現下備受抨擊的超額比序。由於比序項目由各免試就學區自訂,因此各地標準皆有不同,不過大致上大同小異,不外分為三大類別:志願序與就近入學、多元學習表現,以及會考成績。
結果,會考成績仍然是入學關鍵,即使教育部不斷強調其比重與順位已如何被降低了,只要依舊列入參考標準,學生就無法真正從升學考的壓力下被解放,教改的精神也無法被彰顯。不只如此,「多元學習表現」中各項試圖量化的標準更令人眼花撩亂,擔任幹部、參與社團、服務表現、競賽成績……,過去基於熱誠而自發、自動、自主從事的每項活動,如今都被迫蒙上了一層功利化的考量,完全失去教育的原意;再者,文化資本的影響也在此被凸顯出來,有資源的家長投資出來的小孩自然更有資本,但在偏鄉地區或家境不富裕的弱勢孩子恐怕根本沒有機會(或足夠的資訊)培養多元才能,參加聽都沒聽過的比賽。過去,考試雖然僵化,但至少每個人的選擇自由相對公平。
在打愈來愈多分數的新學制下,減壓形同空談。所謂的多元進路,不但無法免除學生焦慮,反而使他們面臨更多更複雜的考核,壓力反而普及到各個角落;臺灣的學生已經把太多時間浪費在過度練習,他們需要的是自由發展的空間,而不是愈趨複雜化的評鑑。
教改不能紙上談兵,很明顯的,天馬行空的大刀闊斧改革是行不通的,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言,要落實理念,就必須先觀察清楚現實中盤根錯節的複雜性;也如同清大彭明輝教授所言,沒有一步到位的革命。也許拉長時間來看,作為漸進改革的第一步,十二年國教還有許多時間可以慢慢改善;但教育會在每位學生身上留下痕跡,因此每一步變革都必須審慎規劃、仔細思量。我們不能停止思索一個問題:臺灣的教育理念為何?一旦確立了核心價值,就不易迷失在紛亂失焦的爭論中。如今,臺灣教育的定位正面臨轉型的時刻,怎麼做究竟符不符合我們的理念,另外又會產生什麼作用?只要留心注意、反覆檢查,答案自然呼之欲出。教育是培育幼苗的重要土壤,每項策略都將在一二十年後看到效果,且無論正向或負向,都會影響深遠;即將正式上路的改革政策顯然還有許多進步空間,但是教育經不起一次次莽撞的實驗,如何避免各項理念淪為口號,同時謹慎、有把握地扶正新制,將是一項必要的挑戰。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 Home /
- 教與學分享 /
- [專欄] 十二年國教與適性發展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