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大師資培育的體制下,修完教育學程的同學大多選擇前往國、高中任職,往往忽略掉其他與教育相關的工作,例如補習班、出版社、補校…等,老實說有些可惜。慚愧的是,我也是在因緣際會下才加入補校的體系,並至今已在蘆洲的三民高中補校任教了一年多。我在補校任教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難能可貴的經驗,在此與大家分享,期許教程的大家能夠多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路線。
補校是什麼?
補校的興起,與臺灣過往的國民義務教育情況息息相關。早期臺灣的義務教育只有六年,加上人民多半窮苦,因此許多的國人僅有國小或國中的教育程度。為服務這群成年人能繼續求學,政府才在各地設立補校,以讓早年無法就讀國中或高中的國人能夠一圓讀書夢。
補校的教師聘任,依照的是「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當補校招不到擁有教師證或修畢教育學程的師資時,便會任用具有相關科系大學學歷的教師。因此,即便教育學程尚未修習完畢,只要擁有大學學歷,就有到補校任教的機會。我大學讀的是台大地理系,便以這個學歷到補校教授地理。
補校的特色
要說任教補校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學生的年紀都比自己還要大!誠如先前所言,補校服務的學生以成年人為主,其年齡跨度十分廣大,從二十幾歲的青壯年到八十歲的爺爺奶奶都有,可說是非常地特別。剛開始在補校教書時,常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違和感。那是一種彷彿自己才是學生,底下坐著的反而是一個個老師的錯覺!
不過也因為補校的學生多半屬於自願入學,因此相對來說比較尊師重道,導致在班級控管或教學流程等方面都相對容易,是練習上台教書的絕佳舞台。除此之外,補校的學生多半溫和有禮並富有人情味,對菜鳥教師來說是很好的正能量來源,能更加堅定自己走教育這條路的勇氣與志向。
另一個補校的特質,在於學生身分背景的多元性。補校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有退休的大老闆、活到老學到老的伯伯、外籍配偶、從國外回國的年輕人,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令人嘆為觀止。因此,在補校教書著實讓我拓展了自己的視野,看看臺大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對我造成很大的衝擊與震撼,同時也引發出許多對於教育本質的反思。
補校的環境和一般熟悉的青少年的中學截然不同,但又是這樣的真實地存在著。補校裡也有期中考及期末考,但不同的是,考試成績並非補校學生最關注的重點,快樂學習反而才是補校的共識。此外,補校的學生也許已經好幾十年不曾動筆寫字,記憶力也不比年輕人好,然他們的學習多半是自主性的,並大多是抱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來學校,精神與態度十分值得讚許。尤其補校的時間是在夜間,許多學生是白天工作後晚上繼續上學,更是讓人由衷地敬佩。
至於在教學方面,補校也給予教師較多的授課彈性。由於補校學生沒有學測或指考的壓力,因此教師也就可以不必「考試領導教學」,而是能夠適度加入自己認為重要或有趣的課程。當授課內容可以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或者是更為實用,對於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件好事。
小結:教學相長
我在補校最大的感觸,在於人要不斷繼續學習,尤其身為教師的人更要樂於向學,才有辦法以身作則,並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否則就會像一攤乾枯的死水,無法湧出清澈的泉流來灌溉台下的學生們。
老實說,在補校當中,很多學生其實都比我還要有本領,他們都有很棒的人生哲學以及待人處事的智慧,而這些是身為臺大學生的我無法從書本中輕易獲取的。然而,當我進到教室裏頭,這些長者卻稱呼我為老師,這點其實讓我感到非常地羞愧。後來我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慢慢朝向「亦師亦友」的方向去努力,並不斷與學生共同學習與成長、用心去了解每個學生的需求及想法、在授課內容中巧妙融入與學生相關的人事物,這才一步步與學生培養出良好的上課氣氛及教學默契。當老師不再神聖不可侵犯的時候,學生才會漸漸透露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才會有更強的學習動機、也才會對老師有更多更強的信任。
補校是自主學習的地方,也是讓老師更能發揮自身所長的場域。我在補校體會到教育的本質,也明白臺灣的教育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希望教程的各位夥伴能夠繼續堅持走教育的路,讓臺灣的教育環境可以變得越來越好。國中小補校統計資料、名錄
民族國小補校學員心得、補校介紹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