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范賢娟、范賢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科學教育月刊 第 255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http://www.sec.ntnu.edu.tw/Monthly/91(246-255)/255/12%E5%96%84%E7%94%A8%E5%8D%9A%E7%89%A9%E9%A4%A8%E8%B3%87%E6%BA%90%E8%A6%8F%E5%8A%83%E6%95%99%E5%AD%B8%E6%B4%BB%E5%8B%95.pdf 本文旨在介紹教師可以如何善用博物館的特色來設計教學相關的活動,先以文獻探討的方式分析「博物館教育」觀念的演變。在歷經「博物館教育」、「博物館學習」的思想轉變之後,至今許多抱持批判理論的學者更提倡採用「個人經驗」的立場來解釋博物館存在的意義。然而本文將從價值傳承與價值創造的立場,選擇「博物館學習」的立場去說明為什麼需要帶學生到博物館參觀,以及教師應如何利用博物館資源來設計課程。本文並以天文館為例,詳細介紹與教學有關的各項資源,並實際設計一個天文的教學活動以供參考。最後再以 Talboys (1996)的博物館學習之層次來期勉老師要在規劃課程時能放大眼光,從深遠的角度去評估自己所設計的課程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
By:
台大教育學程學會
On
晚上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