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轉貼] 博物館之教學模式 / 李明珠

晚上9:00

文 / 李明珠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主任)
轉貼自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1616

博物館是社會教育重要的一環,但在學習的呈現上,卻不若學校教育明顯,惟實際上,博物館的「教」與「學」仍有其交互作用與影響,它們是如何產生的?

海恩教授(Professor George E. Hein)(註1)自1976年在美國雷斯理學院(Lesley College)首開評量研究團體課程( Evaluation a Research Group Program,簡稱PERG)評估25座博物館之教育工作以來,三十年來即浸淫於博物館的教育及學習理論領域。1998年他著作《博物館學習》( Learning in the Museum )一書,提出以下的博物館教學模式(註2):


博物館教學模式

教導解說型(Didactic, Expository)是學校傳統的教育方式。課程依學科結構分成小單位建立其原則與基礎,教師依循理性、逐步之程序從簡單至最複雜教導;教師不必然是人類,凡教科書、精心設計的教學、錄音帶、博物館展覽或任何可形成教學課程的材料均可視為教師,因此重複之教學成為必要手段。此種藉由記憶及強調固定教學程序之機械式學習,仍普遍流行於學校及博物館,在博物館之應用,則包括:展覽各項標籤、表格、說明卡等組成因子,由簡單至複雜按部就班排列,有清楚的開始及結尾;因此科學及自然史博物館之依其蒐藏品分類、記錄、保存及依物種屬性展示;歷史博物館依歷史年代呈現文物;藝術博物館依藝術風格或國別掛畫展出等均屬之。

刺激-反應型 (Stimulus-Response)係指學習適當的行為,是經過不斷刺激、增強與反應形成的結果,與教導及解說同屬學習理論逐步增強之領域。因此博物館的呈現,要教導的各項展覽內容,同樣是按部就班,有清楚的開始及結尾,並刻意依序安排,所不同的是,刺激-反應型特別強調教育方法與訓練,而教導解說型則強調教材及所學的內容。教學者可利用刺激-反應之原理編寫每一小時、系統及短期目標之教案,學習者則依教學者預期之反應回應。在博物館展覽上,參觀過程要觀眾按按鈕、舉旗子、排物品等方式,而最後以心理學之正增強,利用文字或在電腦螢幕上打出「您答對了」就屬於此類。

發現型(Discovery)者認為學習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以自身之心智與教材、新知、體能不斷交互作用及產生變化。它是一種動手做、用心學,有良性意識的主動教學;教學者提供適合個別學習者挑戰及刺激的情境,讓學習者參與、自行選擇、掌握事物及解決問題等,建立希望達成之學習結果。它與教導解說型分屬學習理論左右二象限,二者有明顯之區分:教導解說型重視教材之呈現, 發現型著重在學習者本身,但二者並非絶然劃分,在強調教導解說的情境中,學習者仍可以自行發現,而發現型的教育情境,仍須藉助教導解說之指引 。

近年來,許多科學博物館或適合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通常設計一處名為發現教室(discovery room)的教育場所,實則為一資源教室(resource room),裏面設計了許多教材,在輔導人員問問題的協助下,學員利用視聽、觸摸等各種感官記錄、歸類、解釋、體驗,自行發現及檢驗教學結果;這是與過去很快教給學習者結論,或者一定要學到某些事務的方法是大異其趣的。此種側重「做中學」、「自行發現」的發現型教學理論,對於以文物典藏為主的博物館而言,確實不相同。以下是博物館可以參採、應用此類型教學之處:

  • 展覽中允許來來回回的探索
  • 安排許多以學習者為主的學習
  • 展覽標籤、說明牌等以問問題方式呈現,要觀眾自己找答案
  • 觀眾有時要自己評量,但並非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 舉辦成人參加的研討會,安排專家傳授其思維與心得,使參加者能獲得知識與事務之全貌

建構知識型(Constructivism)主張學習應建構在學習者心智對於知識之主動運作及其交互作用。因此,學習者必須手腦並用,以每個人不同的背景和經驗與世界互動,並擴大其自身之對於事務之理解能力。建構知識型者重視實驗,因為實驗可產生許多的可能和可接受的結果,同時,建構知識型者也強調學習結果,應由學習者在建構式教學情境中自行獲得合理之結論,這是比發現型者更為強調學習者個別的經驗、更深入的延伸及強調個體學習結果之獲得,也與重視教材之組織結構、有外在客觀標準之教導及解說型者大相逕庭 。

另一方面,建構知識型者咸信經驗是最好而且唯一的老師,教學者主要提供一豐富和回饋的情境誘發學習。建構知識型之博物館有如一本百科全書或目錄而非教科書,觀眾可自由選擇想看的文物介紹及相關資訊。在博物館的呈現上,尚包括:

  • 有許多的入口點( entry points )(註3),但沒有特殊的路徑和開頭及結尾
  • 提供許多以學習者為主的學習
  • 提供許多不同的觀點
  • 透過許多活動及學習者之生命經驗,使其與文物及學習者的想法產生連結

建構知識型博物館

  海恩教授認為每一所博物館都有其機會與特色,所謂 建構知識型的博物館並沒有絕對的標準,重要的是如何安排情境,有利於參觀者,使每位參觀者能與知識、環境及社會主動學習,以建構自我。以下是海恩教授提出的一些作法,值得博物館界深思與採擷:(註4)

  1. 每個人經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已產生許多不同的知識與經驗,博物館應注意連結觀眾既有的知識與舊有經驗,使其產生新的知識與經驗,比如展示古代貨幣,應把現在使用的貨幣一同展出,展示人類使用之工具,應將瑞士刀與古代燧石、石斧一同展出。
  2. 博物館應多利用導覽人員及符號、地圖、色票、圖表等輔助工具,讓觀眾了解所在位置、進館須知及相關問題。
  3. 了解觀眾的學習模式,尤其善用閱讀之視覺、及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學習,各種參考書籍、電腦、光碟片(CD-ROM)、示範解說、現場導覽等都是參觀者的參觀輔助工具。
  4. 每個人都有語言、音樂、數理邏輯、空間、身體運動知能、內省智慧、人際智慧能力,只是強弱有所不同而已,故可採用繪畫、三維模型、組合歌曲、模擬等方式,充分發揮觀眾之多元智慧。
  5. 應多做觀眾調查及研究,尤其不可忽視對於特殊觀眾之研究;事實上,許多對於現代學習理論有所助益之研究,是在二百年前科學家對於少數特殊人口所研究之結果。
  6. 任何博物館應將阻礙與博物館接觸的因素,包括社會階級、貧窮、教育不利者、種族文化背景、殘疾、個人態度等因素納入考量, 並增加各種觀眾參觀博物館的機會。
  7. 應善用電腦等現代科技,增加觀眾之認知、美育之鑑賞,並享受參觀之樂趣。
  8.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發展需求與興趣,如果時間與經費許可,可以為不同的發展團體設計各自需求之展場,或者同一展場有不同的高度、各適合大人及小孩的說明標籤,或設計一個符合多數人標準的展場。
  9. 博物館除利用熟悉、舒適、已知等原則吸引觀眾參觀,尚可設計適當程度之智能挑戰,以引導觀眾接受新知識及深入之學習。

結語

海氏之博物館教學模式:教導解說型與刺激-反應型,發現型與建構知識型,大體延續二大派學習理論:聯結論(association theory)與認知論(cognitive theory)建基形成的 (註5);教導解說型與刺激-反應型屬於聯結論,發現型與建構知識型屬於認知論。

從學習者的主被動而言,海氏之教導解說型與刺激-反應型,學習者的學習是被動、可受操控的,相反地,發現型與建構知識型,學習者的心智有其不同程度的發揮,屬於主動式學習。因此,教導解說型與刺激-反應型,適合年齡較小、學習緩慢或智力較低者,及某些語文、技能操作之學習;相反地,發現型與建構知識型,較適用於智力較高、有自信及重視概念學習,如自然學科之學習。

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上,此四種教學理論並非絕然劃分,更常的是相互交替運用,此因教與學的過程,即是許多變項交互作用、影響、綜合的結果。教導解說型重視教材之結構,不但能結合刺激-反應型,如擷取其中編序教學的訓練方法,把教學內容複雜的行為組型,分析為最簡單的元素和細目,再加以審慎選擇和安排,使學生有計畫的學習教材後,一步一步導向教學目標,亦能讓教導及解說教材成為學習者主動發現與學習的一部分,並且透過觸摸、思考、比較、操作等過程,將自己發現的新資料納入其原有的認知結構,再加以組合及轉化,進一步產生新的認知結構及學習成果,成為自己建構之知識。

由於博物館服務的對象,無論年齡、性別、國籍、族群、氣質、智能、性向、專長、貧富、職業、教育程度等等均不相同與特定,所呈現的教學方式更應該是多元的,更是需要教導解說型、刺激-反應型、發現型、建構知識型四者充分運用,以發揮博物館之最大教育功能。

註1:海恩教授大學時代主修生化,後轉研究博物館教育領域。曾擔任ICOM/CECA、AAM秘書、主席等職,1998年6月退休,為Lesley College之名譽退休教授,退休後仍繼續在數學、科學等教育領域繼續貢獻。1999年10月國立暨南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曾邀請來台參加研討會。

註2:George E. Hein, Learning in the Museum(USA:Routledge, 1998), pp.25-40。

註3:海氏並未解釋何謂入口點,但依前後文及所強調的學習者經驗、觀眾研究而言,應可判斷為各種目標觀眾共同集合經驗之起點。

註4:同註2,頁155-179。海氏在該書最後一章論述建構型的博物館(The Constructivist Museum),筆者研讀後將其重點摘錄成9點。

註5:聯結論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一種前所未有新關係的歷程,認知論認為學習的獲得並非被動反應,而是個體在環境與情境中,對事物間關係領會的認知歷程。

Written by

We are Creative Blogger Theme Wavers which provides user friendly, effective and easy to use themes. Each support has free and providing HD support screen casting.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

 

© 2013 NTUEDUSA . All rights resevered. Designed by Templat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