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轉貼自:http://www.mdnkids.com.tw/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64
自閉症是一種因先天性腦傷所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因此孩子常伴隨有語言發展、人際互動、社交能力等障礙;但有些自閉症者另有特殊的能力,所以怎麼去開發自閉症者的潛能,就很重要了。
一般專家學者或父母家長,都希望自閉兒可以接受「融合教育」,在一個了解、關懷、接納、協助的環境下接受教育。以本會個案統計為例,國中小階段,在普通班就讀的自閉兒,比例約為百分之五十;但我認為,雖然「融合教育」的理念,已逐漸受到重視,但離理想尚遠。
自閉兒在普通班與同儕的溫暖互動,是「融合教育」最可貴之處,而教師在營造班上這種有愛無礙的環境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事實上,老師需要行政上的協助與支援,才能為自閉兒與家長共同打造最佳的教育方案;同學在發揮愛心、熱心幫助同學之餘,也需要被指導、被協助,這樣,熱心才會有方法,愛心才會持久。師生配合得宜,融合教育的效果,方能向上提升。
照片/ Robert Neff 以CC BY方式授權 |
長久以來,特殊孩子的未來,都靠家長孤軍奮鬥,以致各種法規美意,效果大打折扣。希望教育當局能做創意思考,突破困難,傾聽自閉兒家長及老師的心聲,能以「巡迴輔導老師」為起點,由「專業團隊」(如治療師、社工師等)提供自閉症者及其家庭走動式、進入式的服務,希望藉由專業人員,做為解決問題的橋梁。
另外,「設立自閉兒資源班」、「鼓勵教育役男優先投入身心障礙特殊教育」、「實習教師實際協助自閉兒,學習充實特教專業知能」、「普通班教師進修自閉兒特教知能」(以臨床實務經驗、IEP管理考核優先),我認為是現階段融合教育中,最能幫助自閉兒的方法。
家人的支持成就了孩子
讀者還記得特教版之前刊登的「就業轉銜」會議紀錄嗎?喜憨兒基金會的武副執行長曾在會中提過維君,說她在喜憨兒受訓時,第一天回家就愁眉不展,因為擔心記不得店裡麵包的價錢。她爸爸隔天就帶著相機到烘焙屋,把所有的麵包拍照下來,寫好名字、價錢,回家跟著她背;她後來就適應得很好。
所以,特殊孩子的家長如果願意從旁協助孩子適應這個社會,支持孩子走入人群,他們的成就也許會超乎預期呵!.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