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親子天下雜誌1期/作者:林玉珮
如果有一種教育,每一個孩子在其中都是主動者、探索者,學習出於自發、內在的動機,孩子可以經由具體經驗來建構對自我、群己、自然世界的知識,孩子可以自由想像、發揮創意,孩子可以獲得難易適度的挑戰機會來嘗試突破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接受更高一層的挑戰,孩子樂在其中、甚至渾然忘我。
像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天生學習者」發展為「終身學習者」的教育特質,與從許多理論與研究歸納出的「玩的特質」相當一致,或可稱之為「以玩為本」的教育。以「玩」為本的教育,是對強調背誦記憶分數的傳統填鴨教育的反思,對許多國家的學校教育改革影響也日漸擴大,英國教師聯盟就曾向政府提出訴求,「孩子需要以玩為本的學習(play-based learning)。」
以玩為本的教育
「沒有任何成人教導的計畫可以取代孩子自己的觀察、活動以及第一手知識」,國際兒童教育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在二○○二年發表「玩是所有孩子必要的」立場聲明中指出,並呼籲各國教育工作者,「要讓玩成為每一所學校課程重要的、根本的部分,」學校應該設計以玩為本的學習活動,來提供孩子以多元的途徑學習不同的技能和觀念。
如何讓孩子玩中學,成為現在教育工作者必修、必備的素養。教育工作者在安排與設計課程時,必須理解在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玩,例如愈小的孩子愈要自由的玩,愈大的孩子愈需要有規則(如運動)、挑戰強度較高(如冒險)的玩。
快樂學習不是夢
「讓孩子快樂學習」,這個教育願景在上一個世紀末啟動台灣面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行動。然而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迄今,爭議不斷,老師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困境重重。其中最大的困境是,「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在《親子天下》的調查中,有九成以上老師就認為問題嚴重。
「玩,在台灣教育系統並沒有被價值化,」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理事長、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系副教授謝智謀直指問題核心。
台師大公領系副教授蔡居澤也指出,玩的學問很大,玩不是不用頭腦,即使是自由型態的玩,還是有創造,像小小孩創造規則、創造角色。玩的目的不在片刻歡愉或短暫的體力消耗,而是像皮亞傑說的「人從玩中學習思考與探索」。
「人生如戲,教育也是遊戲,老師要主動投入去玩,」籃球選手出身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系教授胡天玫說出希望。老師要找回玩的精神與態度,自己可以成為孩子的學習玩伴,但跟其他玩伴不同的是,孩子可以透過老師的視野來認識和看待這個世界。
以玩為本的教育,挑戰著傳統的教育體制與價值,但改變,在台灣的教學現場也已在慢慢產生。如何讓學生在玩中學,許多老師逐漸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學習從「。」到「!」
「當興趣發生時,就是教育的好時機,」英國教育家史賓塞指出,引發動機是學習最好的起點。然而傳統的座中學,老師講完,許多學生「呵」一聲,然後學習也劃下句點,但以玩為本的學習可不一樣。
「哇!」台中縣華龍國小六年級學生眼看著自然老師李順興,把桌上三杯透明液體中的一杯,倒進另外兩杯,一杯沒有變色,另一杯竟然變成紅色,忍不住驚呼,紛紛疑問著怎麼做到的?在李順興解說後,學生就展開分組到校園蒐集不同顏色的花,比賽哪一組用花液混出最漂亮的顏色。
李順興的那堂課要教的是「酸與鹼」。他說,科學遊戲教學可以帶給學生驚奇,引發學習動機,讓學生有興趣學下去,也讓老師自己有興趣教下去,「透過有趣、多元的學習方式,你才有機會看到學業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出色表現。」
●老師從教導到引導
如果說,興趣是孩子對事物的主動選擇,那麼,引導,可以加強孩子的主動性,使興趣變得持久、有意義、有目的。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理事長謝智謀指出,老師若認同學生是「主動的知識建構者」,便能清楚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引導,是賦權(enpower)學生對自身的教育負責。引導,要隨時視學生反應做適當的調整,要知道什麼時候該介入、該沉默,什麼時候主導、什麼時候配合。
從教導到引導,正是台中縣光正國中陳美伶老師上數學課十七年來最大的改變。她透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建構式教學,引導學生一起玩數學。
一般老師除了缺乏引導技巧,在課程進度壓力下,更視需花時間的引導為畏途。陳美伶也曾困擾不已,光是備課就比以前用了更多倍時間。但她念頭一轉,數學是概念式的,概念真的懂了就可以一直延伸、深化,數學的教學應該要「重質不重量」。而且當孩子發現原來能夠靠自己的能力解題,「好有成就感」就會成為終身學習力。
塑造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能力,是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長周建智這些年來進入中小學現場推動的創新體育教學,「在我的體育課不能有人站著不動,每個人都可以有貢獻。」
周建智認為,體育課是同儕互動最多的課,比其他課程容易做到品格教育。他喜歡讓孩子分組在情境中練習處理,也透過「角色扮演」遊戲,七人一組,有教練、隊長、記錄員以及高中低技能混合的四個球員,每兩週改變角色,讓孩子有被領導跟領導的學習機會。他也運用概念構圖引導學生思考,例如輸球,為什麼輸球?接下來可以怎麼做?創新教學後,「學生品格有改變,推理思考能力明顯提高。」
照片/ passepartout22以CC BY-NC-SA授權 |
●學生從聽講到體驗
「講給我聽,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可能會記得;讓我身歷其境做,我會理解。」美國教育家David Kolb倡導的「體驗學習」成為近三十年來推進教改的主力思潮。
蔡居澤也指出,講學不是不重要,但品格、價值以及實際知識是沒有辦法用教的,要從體驗學習。這突顯活動課程的重要,尤其是在綜合活動課程,「可以把各領域學到的東西用出來。」
他強調,活動和活動課程並不一樣,例如登山可以是休閒,但經過教育設計就是一套課程。現在學校不是沒有辦活動,也不是沒有在玩,但直接體驗只是初期經驗,還需要引導學生觀察反思(產生意義),然後歸納通則,最後在新情境或新環境運用出來,「能力一旦養成,沒有人奪得走。」
南投長福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老師廖婉雯愛上體驗學習,讓學生玩出品格力。例如為了打破大多數客籍學生對原住民的歧見,她讓學生「還原歷史」,最後以演出一齣話劇「槍櫃的故事」做為課程的結束。
廖婉雯帶學生到槍櫃遺跡現場後,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我們長福社區這裡會有槍櫃」、「為什麼客家人會說原住民很壞」、「為什麼要趕走原住民」,由學生去蒐集資料,去問家裡和社區的長輩,經由不斷的討論與編寫,話劇腳本慢慢出來。
當排演演到最後要趕走原住民那一幕,不只演原住民的孩子真的動了氣,連演客家人的孩子都覺得「怪怪的」。後來學生們決定改變歷史結局,以「土地還是原住民的,但客家人在地上的作物可以歸客家人所有」,做出happy ending。
廖婉雯在課程結束後發現,學生的言行幾乎不再出現對原住民的刻板與歧視,遇到問題或衝突,也比較能設身處地理解當事者。
●教學從安適到冒險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小老師鐘達誠是學生家長心中「很大膽,很有勇氣的老師」。他在教了十多年書後,嘗試改變,為自己找到身為教師的新價值。他每隔週末帶學生透過健行、溯溪、露營、登山、騎腳踏車環島,「幫助學生在教室以外、多元的機會中獲得高峰經驗,視野可以更高更遠。」
師培過程缺乏戶外課程設計與教學的訓練,使得老師不敢冒險帶學生進行戶外學習。鐘達誠的做法是「引進戶外活動專業資源」。國內有關戶外課程的教學場域和資源最近幾年增加很多。「當學校老師最好的朋友」,是林務局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的服務定位。台師大環教所周儒說,就像當你想吃茶葉蛋時會直接到便利商店買,而不需要從頭到尾自己煮。
林務局像東眼山這樣的「森林學堂」有多處陸續會成立,此外,公民營的教學農場,教育部推動的一○○所特色學校計劃及一○○條遊學路線,去年成立的台灣探索教育學校,以及台北市政府即將在民國一○一年招生的第一所公立探索體驗教育學校,對鼓勵老師走出教學舒適圈有很大的助力。
愈學愈玩愈卓越
「工作、玩樂、臻於卓越」,是美國洛杉磯公立霍伯特小學教書二十多年、也是唯一獲得國家藝術獎章的老師雷夫.艾斯奎的「第56號教室」永不止息的循環。推進這樣循環的動力,正是他那「教學教到頭髮著火猶不知」的熱情與態度。
期待不久的將來,台灣老師就像雷夫.艾斯奎一樣,忘我投入教學,和孩子一起玩中學創造出「某某教室的奇蹟」,而且故事,不只有一個。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