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轉貼] 澳洲偏鄉師資的培育問題與對策 / 張繼寧

下午4:58

張繼寧(2010,8月)。澳洲偏鄉師資的培育問題與對策。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1。2013年5月3日,取自https://tted.cher.ntnu.edu.tw/?p=308。

Kerri教授您好:
        最近過得如何呢?我還是一如往常~~~快瘋了!我有兩位學生英語能力皆欠佳,其中一位不太會說英語,而寫作技巧僅僅只會複製黑板的內容;另一位會說一點英文,但學術字彙及寫作技巧幾乎一竅不通。他們非常需要幫助,我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可是這裡沒有ESL老師,圖書館裡也沒有合適的書籍或教材。唉!我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就算勉強做了意義又何在?能否給我一些建議?如果沒有,就讓我繼續打瞌睡吧!感謝。
                                                                來自偏鄉的實習教師Rachel敬上
---------------------------------------------
        上述電子郵件的內容(引自 Wenger 和 Dinsmore,2005 ),道出了服務偏鄉學校的無助感及挫折。城鄉差距一直是教育領域所關懷的議題之一,為縮短地理因素所帶來的機會不均等,最常見的作法莫過於資源的輸入,如教育經費的挹注、軟硬體資源的補助、及好老師的送入,其中後者的難度最高,難題一:如何「培育」出偏鄉地區的好老師;難題二:如何「留住」偏鄉地區的好老師。本期小辭典將針對上述難題,介紹澳洲學界所提出的改進策略,其作法或許可供培育臺灣偏鄉教師之參考。



一、 澳洲偏鄉學校的師資問題
        澳洲幅員遼闊,國土面積約為臺灣的214倍,但人口數卻比臺灣少200萬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7人,遠低於臺灣的638.9人。可見,比起人口稠密的臺灣,澳洲因地理位置所帶來城鄉問題,明顯值得關切。

國家 人口          國土面積         密度
澳洲 約2100萬人 770萬平方公里 2.7/平方公里
臺灣 約2300萬人 36萬平方公里 6389人/平方公里

        在教育方面,澳洲偏鄉師資短缺的情形已持續數十年,學生的權益多少受到損害。諸多理由導致澳洲教師不願留在偏鄉,甚至表達「did not want to be there」之心聲(Boylan,2004;Hudson和Hudson,2008):

因素一:地理上的隔離,造成社會、文化、教育專業的孤立。
因素二:教師工作壓力大,經常超時工作。
因素三:學校房舍、硬體設備不足。
因素四:教學挑戰大,學年教師必須教導同年級混齡學生或不同年級的學生。
因素五:必須接受來自不同文化脈絡及社會結構的多元挑戰。
因素六:尚須同時照料資賦優異或身心障礙的學生。
因素七:教師常將偏鄉的服務經驗作為跳板,目的是升遷或調動至其它地區。
因素八:大部分的師資培育機構都在都市,培育的教師自然也在都市服務。

        除了上述因素外,即便是有意願在偏鄉服務的教師,也常因為教學挫折而放棄理想,主要原因在於師資培育機構「沒有教」,如上述因素提及的教學挑戰往往是偏鄉教師無法突破的關卡。Gibson和King進行偏鄉教師調查,歸納了澳洲師資培育機構所缺乏的課程內容(引自Boylan,2004):

混齡的班級教學法
混齡的分組策略
課程的組織及安排
在混合年級的班級中,管理低年級學生的策略
偏鄉的班級組織
小校的經營管理
取得適當或充足的資源之能力
有效的時間管理策略
融入偏鄉社區的策略
瞭解社區脈絡對於教學環境之影響
處理價值衝突的策略
孤立的克服與適應
尋求社區支持
與同事、老師、支持團體、朋友等建立人際互動網絡
偏鄉地區的教學經驗

        職是之故,澳洲偏鄉師資除了短缺的問題之外,師資培育機構所設計的課程,也無法符合偏鄉學校的需求。

 二、澳洲偏鄉師資培育改革之建議
        為解決澳洲偏鄉的師資問題,教育學者及相關單位紛紛投入研究。不少研究均發現,若師資培育課程納入偏鄉教育課程,則師資生對當地的教學現況便顯得不那麼陌生,其畏懼或排斥的心理自然有所改變(引自 Boylan,2004)。例如Peter Hudson 和 Sue Hudson(2008)進行的一項小型實驗,讓17名師資生參與為期五天的經驗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與偏鄉社區互動」、「住在偏鄉社區的寄宿家庭」、「觀摩偏鄉教師的教學」,及「實際參與教學活動」。研究結果發現這項課程打破了師資生過去對於「教於偏鄉、住於偏鄉」的種種可怕想像,其態度出現了極大的轉變。
        澳洲全國職業、教育暨訓練委員會(The National Board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所出版的一份政策文件,亦建議未來師資培育課程應納入偏鄉地區的實習課程,由政府補助實習期間的一切花費,以彌補師資生未前往大城市實習的損失;或者,在師資培育課程中設計偏鄉教育的單元,讓師資生有機會住在偏鄉地區、融入當地,並從中習得教學經驗(引自 Boylan,2004)。 而澳洲人權與機會均等委員會(The Human Rights and Equal Opportunity Commission)在全國偏鄉教育調查的報告中也提出類似看法,認為師資培育機構應全額補助師資生前往偏鄉地區進行教學實習,並且協助偏鄉學校僱用這些剛畢業的師資生(引自 Boylan,2004)。
        由此見得,多數建議均指向師資培育課程應重視偏鄉課程之融入,但就現況而言融入情形依舊不普遍。以澳洲查爾斯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為例,其師資培育特別重視中小學因地理位置所帶來教育不均等的問題,因此提供各師資培育學程的學生,有機會修習「澳洲的偏鄉教育」(Rur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共8學分)、「偏鄉社區的教學方法」(Teaching in Rural Communities,共8學分)、「偏鄉中學的教學方法」(Teaching in Rural Secondary Schools,共8學分)、「偏鄉教育與偏鄉社區」(Rur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ies,共12學分)、「偏鄉地區的教育」(Education in Rural Places,共8學分)、「偏鄉地區的教育議題」(Issues in Rural Education,共8學分)等課程(Charles Sturt University,2010)。只可惜這是少數將偏鄉課程融入師資培育課程的學校,改革之路似乎還很漫長。

三、 澳洲偏鄉師資培育改革建議對臺灣的啟示
        回應本文前言,如何「留住」偏鄉地區的好老師?如何「培育」出偏鄉地區的好老師?看似兩大難題,但從澳洲學者及相關單位所提出的建議來看,難題似乎有解:一來在因為師培階段曾體驗過偏鄉的教學經驗,能提高具有教育理想的師資生前往偏鄉服務的意願,甚至願意久留於當地;二來因為在師培階段曾受過偏鄉相關課程的訓練,有意願前往偏鄉服務的教師不再是全無經驗,較能應付教學上的種種挑戰。
        若將澳洲的改革建議應用於臺灣,本文提出以下思考:
(一) 依據筆者親身經驗,進入偏鄉教書幾乎是全新的開始,如何面對不同族群的學生、程度不一的學生、文化刺激不足的學生、充滿問題的暗角、不同的文化脈絡、價值觀的兩難、缺乏教學資源、缺乏特教師資等狀況,皆是師資培育課程沒有教授的內容,加上偏鄉教師流動率高難以找到經驗傳承者,使得初任教師常常在堅持與放棄之間拔河。師資培育課程之調整,確實有必要。
(二) 若參考澳洲的建議,在師資培育端,可配合目前的公費生分發政策,針對偏鄉在地人才,除了原本的師培課程外,額外實施相關的偏鄉課程訓練,例如偏鄉的實際體驗課程、偏鄉實習、或依據偏鄉教師需求開設相關課程(如本文所提及的混齡班級教學法、小校的經營管理等;抑或如查爾斯特大學提供學生選修偏鄉教育之理論課程),修畢課程後再送回偏鄉,或許更足以面對教學現場的各種挑戰。
(三) 如果要實施偏鄉課程,由於過去似無先例,所以首應思考的是,國內目前是否有足夠的實徵研究,能呈顯目前臺灣在偏鄉地區的教育現況及教學現場的實際需求?國內目前是否有相關專書能夠參考?國內有多少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或經驗豐富的實務人員可供諮詢?更重要的是,除了土生土長的師資生外,如何吸引更多師資生前往偏鄉服務?這些都是必須再三考量的問題。

參考資料
Boylan, C. R. (2004, November). Putting rural into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Melbourne, Victoria.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2010). CSU 2010 Subject List. Retrieved July 22, 2010, from http://www.csu.edu.au/handbook/handbook10/subjects/
Hudson, P., & Hudson, S. (2008). Changing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For Teaching In Rural Schools.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3(4), 67-77.
Wenger, K. J., & Dinsmore, J. (2005). Preparing rural preservice teachers for divers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20(10). Retrieved July 22, 2010, from http://www.umaine.edu/jrre/20-10.htm

Written by

We are Creative Blogger Theme Wavers which provides user friendly, effective and easy to use themes. Each support has free and providing HD support screen casting.

1 意見 :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

 

© 2013 NTUEDUSA . All rights resevered. Designed by Templat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