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轉貼自CASE PRESS
文 / 沈清楷
在台灣常被視為無用之學的「哲學」,在法國卻是大學會考的科目,每年的命題更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從法國的高中哲學教育,我們得以重新省思,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取得社會的入場券,還是一種完備自我的途徑?
思想洗禮,一代復一代
每年六月法國在升大學的高中會考期間,各大報總有個重頭戲,就是沸沸揚揚地預測當年的哲學題目是什麼?網路上甚至有許多付費網站和社群,告訴學子如何寫一個哲學申論題。就像所有考試一樣,這段時間學子們處在高度壓力之下。題目一旦揭曉,學生便得從早上8點考到中午12點。
這些考題依學科性質分為文學、科學、經濟與社會、專業技術四組,每組有三題,其中兩題申論,一題是文本解釋。法國各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往往大張旗鼓地請來學者、教師,激情而理性地評論考題或提供解題服務,在社會上掀起一連串討論。
這些題目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除了比寫作技巧和理性的論證之外,再來就是競爭年輕心靈的深刻程度。在這段期間,哲學家的幽靈不斷出沒在報章雜誌上, 被引用也被批判。這個時刻,不僅是對法國青年學子的思想考驗,也刺激著成年人的公民意識,去反思、質疑當下的處境,企圖尋找存在的最佳出口與可能性。台灣 熟悉的沙特、西蒙波娃、傅柯、德勒茲、德希達、阿宏等法國哲人,在青少年時期都必須參加這個哲學會考,在他們年輕的歲月中,同樣也不停地穿梭在哲思的時光 隧道中。
年復一年,新世代的學子們就這樣閱讀著前輩哲學家的文本,一起進行思想的試煉。這令人好奇的景觀,來自於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傳統。
哲學教育,無分階級
受到天主教耶穌會開辦中學的啟發,法國從十九世紀拿破崙第一帝國時期開始,便將哲學被列為中等教育的必修科目。拿破崙恢復了大革命所推翻的大學體 制,並於1808年確立了高中會考制度。要進入大學的候選人必須年滿16歲,並且需通過一連串希臘、拉丁文學作家、修辭學、歷史、地理和哲學的口試測驗。 史上第一次測驗於1809年舉行,當時有31位候選人通過測試,大部分是布爾喬亞階級的子弟。現在每年大概有65萬名高中生(普通類約33萬,技術類32 萬)參加測驗。
現今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目的並非培養哲學家,也不將對象限制在所謂的大學及同級的高等教育框架中,它更偏向普羅大眾而不是少數菁英,儘管哲學教育對 一波波蓬勃的法國思潮功不可沒。對法國而言,將哲學教育納入國家體制,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出能夠自由思考、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因為這個目的,哲學自由思 考的精神才不會在公民培育的落實過程中,簡單地淪為缺乏反思的道德教育,或是成為國家為了統治、馴化人民的意識形態灌輸工具。當然在歷史上,也不乏國家以 哲學之名,進行思想控制的例子。
那麼,此種高中哲學教育制度,是如何透過思辨的學習,來提升公民的集體素質?
培養思辨,觀念經典並進
首先,要培養「思緒清晰」的公民,必須避免學院百科全書式或過於博學式的教學所帶來的龐雜。從哲學課程的類別而言,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重點可分為 「觀念」與「作者」兩種。在觀念方面,「普通會考類別」主要探討主體(自我認識)、文化、理性、現實、政治與道德等概念;而「專業技術會考類別」則涉及文 化、真實與自由等三種概念。透過這些基本概念,再擴大延伸出其他如平等、感覺、欲望、語言、宗教、表現、國家或義務等觀念的思考。
除了觀念之外,學生們也須研讀作家或哲學家的作品,畢竟閱讀這些作品對於瞭解哲學是很重要的。課程提供了一份會考範圍的清單,裡面共有57位作者, 從時期來分,可分為「古希臘羅馬到中世紀」(從柏拉圖到奧坎,共15位作者)、「現代」(從馬基維利到康德,共18位作者)和「當代」(從黑格爾到傅柯, 共24位作者)等三個時期。除了古代到中世紀很難用現代國家的概念來區分外,現代、當代兩個時期的42位作者中,有19位是法國人、10位是英國人或以英 文著作、9位德國人,以及4位歐洲其他國家的作者。
雙向教學,回應真實社會
清單上有這麼多哲學家,並非是要學生完全熟悉每個人的著作生平,及哲學學院的專門分析。法國哲學教育重視「基礎」,希望學生可以對哲學基礎──文化 與理性思考──有所認識,因此教育首重「個人思考」,但定調是雙向的,老師教學時只是根據上述「觀念及作者」的課綱。因此哲學教材是「一綱多本」,在哲學 課上,教師們有選擇讀本的自由,不過這是從擬定的作者名單中挑選出來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歷史式地陳述任何學說或簡化地介紹哲學概念,也不能主觀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透過對普遍性的探索,認識歷史上偉大哲 學家的提問,由此客觀地架構出對哲學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個人思考、提高表達的組織能力。因此哲學教師上課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內化、 並拿自身的思考來舉例,如此才能讓學生藉由思考與行動去「回應」生活、人群、社會所發生的一切。許多法國哲學家也是從高中教學過程,成為「介入」的哲學 家。如此一來,高中「哲學」就不會始於「高深」,而是始於概念澄清,在進行推論後落實於寫作中。如前文所述,學生在課堂上要學的是論文寫作與文本的解釋, 哲學會考便是以這兩項能力作為判斷標準。
運用概念,引領具體行動
在法國高中的第三年不僅哲學是必修,法國教育部甚至要向下普及。例如從2011年起,法國教育部希望從高二甚至高一就把哲學納入必修課程,就有人反 對,認為哲學學科可能變成一種意識形態控制。但就上述課綱的制度設計來說,可能是多慮了,因為這種多元課綱的開放性,反而讓全面性的思想控制變得不可能; 而且,哲學在某個程度上儘管確實困難,但它對於年輕靈魂在思辨上的啟發,卻極為重要。
廢除高中哲學科目的聲浪時有耳聞,也許因為艱深、或是相對於自然或技術學科而言,哲學似乎顯得不夠實用,不過此時總有人出來捍衛哲學的重要性,並提 出如何以平易的語言來教授哲學。例如十九世紀的庫贊(Victor Cousin)、二十世紀的德希達等人,他們擔心國家力量的介入廢止,不僅扼殺國民素質的提升、弱化整體自由思辨的風氣,也可能造成文化斷層以及讓價值判 斷過於偏向實用取向,讓思考只剩下功利考量。
當然哲學作為一種考試時,許多學生會基於「實用」的觀點來看待,認為會考之後,這個學科便「用不到」了,因此不明白為何要花這麼多力氣學習。但法國 哲學教師或高中生家長協會,大都認為哲學是個可以與時並進的科目,透過哲學可獲得較全面的思辨能力,探討各種議題,無論是政治、社會、或個人情感的層面。 因為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都有賴於觀念的建構,同時也都是個人與集體行動的重要裝備。
文化運動,滲入常民生活
哲學變成法國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歸功於法國外交部積極對外宣傳哲學家豐沛的思想外,也是因為它從學院散播到群眾中,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哲學術語不僅是許 多學科共享的語言,也表現在公民參與的過程中:坊間有不少哲學概論雜誌,顯示哲學讀物出版的興盛;在咖啡館中,也有相當普及的哲學討論活動,又稱為「哲學 咖啡館」(Café Philo);另外還有平民大學(Université populaires)和廣電媒體上的哲學對話。
許多「哲學咖啡館」往往會排一個時段,由哲學家和一般公民一起討論價值的問題;而在平民大學方面,最著名的應該是法國哲學家歐斐 (Michel Onfray)每年暑假固定在巴黎西邊的Caen平民大學中講授給一般人聽的哲學課程;就廣電媒體而言,則有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時、法國文化台(Arte)每周日半小時的哲學節目。甚至,法國的老師還實驗性地將哲學帶入三至四歲的托兒所當中,讓 小朋友在牙牙學語的階段,試著去表達他們的想法。由此可見,哲學在法國文化中,已成為整體社會共同營造出的氛圍。
迷思纏繞,愛智種子難萌芽
在台灣,哲學被視為「艱深」、「不知所云」,人們往往質疑念哲學「可以當飯吃嗎?」,或是認為「念了會讓人自殺」、「念了可能會去算命」……。台灣 的哲學教育目前還停留在少數大學有專門哲學系所,或將哲學放在通識課程的階段,高中的哲學教育幾乎全無,也許某些公民課程略為涉獵,但僅止於文化上的興 趣,很少像法國一樣從「觀念、作者」的課綱目標來刺激學生自由思考。許多人文社會學科,一旦進入更高深的領域,必會碰觸該學科的專業哲學領域,可惜一般大 學連哲學基礎課都尚未普及。
儘管有民間團體如青平台基金會舉辦的「Café Philo-哲學星期五」積極在北、中、南舉辦與時事結合的哲學對話,或是從事兒童哲學教育的毛毛蟲教育基金會,企圖從小培養孩子自由思考的習慣。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倡議,儘管重要,卻都不是體制內的教育。
有人或許會辯稱台灣在中學教育也有「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必選」課程。有部分優秀的國文老師,會將價值思考與批判帶入課程中,在語文學習之餘充實 課程內容。然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教學時數僅有一小時,培養思辨批判能力並非它的目標,只是側重在語言能力培養,以及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若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只強調四書,侷限於單一文化、缺乏不同文化思想參照時,對培養台灣現代公民「多元、自由」的思辨能力仍然相當有限。
融入在地,提升公民素質
相較起來,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其「開放性」──儘管有既定範圍,卻沒有明定內容,也沒有特定的課程組織與規定的進度。因為哲學教學 的目的不是教條陳述,而是找出問題的癥結,著重自我思考的養成。至目前為止,法國並非歐洲唯一在中學就提供哲學教育的國家,其他像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便把哲學列為必修,德國、瑞士、瑞典則列為選修,中學哲學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台灣我們無法照單全收,但可以從中思考,如何在高中階段從體制內提倡哲 學教育。
台灣目前雖然在中學階段沒有任何哲學課程,但若能階段性地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轉化成更開闊的「文化基本教材」,增加時數、與語文類脫鉤,並與整 體的高中公民教育進行配套,再將哲學的邏輯、價值等融入其中,或許能讓高中生受到更多文化、思想的刺激,培養多元視野下的獨立思考。另外,哲學也需要跟在 地議題結合,回到自身的存在處境。換言之,未來要邁向一種本土哲學教育,才能讓哲學思考的普遍抽象層次「回到具體」,當哲學與所處環境結合,思考和行動才 會變成一種內在的需要。哲學教育首先應讓公民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個人」,當我們去談國家整體公民素質的提升,也才得以可能。
–
參考文獻
- « L’enseignement scolaire de la philosophie en France », Mark Sherringham, La revue de l’inspection générale 03, pp. 61-66.
- « L’enseignement de la philosophie en seconde expérimenté à la rentrée 2011 », Le Monde, 18/11/2010
http://www.lemonde.fr/societe/article/2010/11/18/l-enseignement-de-la-philosophie-en-seconde-experimente-a-la-rentree-2011_1441747_3224.html
- « Splendeur et réalité du baccalauréat», Article Larousse. http://www.larousse.fr/encyclopedie/article/Splendeur_et_r%C3%A9alit%C3%A9_du_baccalaur%C3%A9at/11006482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