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柯俊如
憂鬱症的起因往往很複雜,中學老師需要同時顧及多個面向,善與其他的協助管道和資源合作,才能更全面而完善的協助學生,本文整理一些資訊僅供各位參考。
(一)生理面向
憂鬱症的成因有部分跟生理有關,近年來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低於正常人,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活性過高,因此較不能感受到外界快樂事物的刺激,最新的研究則是著重於抗壓基因是否存在,希望能透過基因篩檢更早發現憂鬱症潛在患者。
在各大教學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公私立社區醫院的精神科或身心科,以及合格療養院所、私人專科診所,除了提供入院療養和臨床心理諮商,另有提供生理藥物的治療。
入院療養和臨床心理諮商往往是針對重度憂鬱患者,輕度患者則較傾向接受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接受諮商輔導,因為不喜歡自由受限,且要離開親友和各種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住在一起。醫院中的專業人員主要有三者,諮商輔導研究所畢業的諮商心理師、心理系畢業的臨床心理師及醫學系畢業的精神科醫師,前兩者才會提供諮商輔導,後者則是開藥為主。
服用抗憂鬱劑的目的是要使神經傳導物質逐漸恢復正常濃度。一般在二到三週內抗憂鬱劑就會開始作用,六至八週左右後就可改善憂鬱症狀,不過在症狀消除後,仍應持續服藥三到六個月預防復發,並遵循醫師指示減低藥量,少數個案則需要長期治療,若藥物治療仍然無效或病況極度嚴重,則可以考慮電痙攣治療。
不過,憂鬱患者服用藥物時會出現噁心、想吐、頭暈、煩躁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甚至會感受到藥物對自己思想能力的壓制,使自己很難清楚的思考、成日昏昏沉沉,而且長期服用也造成生活上的不便、產生新的壓力。
成大公衛所呂佳青的論文疾病關注活動與精神疾病診斷頻次變化:以台灣青少年及青年憂鬱症防治為例指出,目前各機構主要著重在協助症狀輕微者轉介到醫療機構或是以藥物解決,卻未考慮藥物副作用問題,且也還沒提出真正治療嚴重症狀的方法,故帶來的實質效益有限。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或許重視對青少年憂鬱症的預防將能真正的治本。而要避免憂鬱症出現,則和壓力的預防有很重大的關聯性。
(二)社會面向
憂鬱症不只是生理層面的問題,往往也和青少年所處的環境有關。在此將社會面向分為家庭、學校、基金會和政府,簡單說明這些單位能提供的幫助為何。
1.家庭
當家庭的功能未能妥善發揮,造成凝聚力低、爭吵頻率高,青少年很容易會形成較脆弱的性格或感受到比較大的壓力,有些家庭暴力和性侵害亦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成為憂鬱症的形成主因。
另外,青少年剛開始出現憂鬱症症狀時,家人的態度是不諒解甚至責罵、批評,或是主動的發現和關心,都會影響憂鬱症的治療。家庭是最親密且相處最久的環境,要協助青少年走出憂鬱必然要和家庭共同合作或進行必要的調整,可以透過老師、醫生、社工與家人接觸,也可以洽詢兒童青少年與家庭諮商中心、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獲得更多資訊,瞭解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協助他們。
2.學校
依教育部推動的教訓輔三合一規劃,學生適應問題被劃分成三級。
初級重點為預防,增進一般學生及適應困難學生的心理建設,避免轉為憂鬱症。由學務處舉辦宣導活動、教務處規劃生命教育課程、總務處強化危機處理能力和校園安全設計,並強化全體教師輔導知能以及結合社團及社區資源。
第二級重點是早期介入,針對瀕臨偏差行為或特殊族群的邊緣學生,避免其憂鬱惡化或出現自傷行為,會由輔導人員進行個別或團體諮商,必要時協助轉介或請專業人士(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入校協助,而過程將會保密並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同。
第三級重點是預防自殺未遂者與身亡的周遭親友模仿。不只針對自殺者,要配合衛生署的自殺防治通報轉介作業流程向校內及校外提供妥適說明,也要注重其他高關懷的對象是否受到影響並安撫家人情緒,此階段由專業輔導人員擔任專業的矯正諮商及身心復健。
若以身心障礙身分入學者,教務處會直接通知輔導室;針對一般身分入學者,當一般教師發現學生不正常的情緒表現、訓導處發現學生不正常的缺曠課情形、教務處發現學生成績有失常現象時,都會向輔導室提報,由輔導室進行後續約談、召開個案會議及心理輔導諮商,確定學生罹患憂鬱症時,會和任課老師宣導,避免語言或互動上對學生的二度傷害,並提供學生更支持的學習環境,另外,也可辦理免升旗並放寬病假、缺曠課時數,在課業成績上也會降低及格標準,必要時進行補助教學,減少學生的壓力來源。
3.政府
2005年青輔會提出的青少年政策白皮書雖有指出青少年憂鬱症的重要性,卻無具體對策;2007年教育部則開始針對所有大一新生進行憂鬱症預防篩檢,且長期推動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2008年青輔會的青少年政策白皮書則訂出防治青少年自殺的政策措施,主要在強調學校、家庭、社區、教育局、社會局的資源整合和情緒教育,目標在於自殺預防和及時介入。而隨著心理疾病普遍化及嚴重性的增加,今年行政院衛生署將成立衛生福利部,下設心理健康司,待新部門成立後,可能將有新的政策規劃。
目前,各縣市衛生局下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都有提供憂鬱症的資訊,且設有免費諮詢的專線,一些縣市也陸續開始推動「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聯合醫療部門以提升通報和治療的效率。另外,各縣市的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兒童與家庭諮商中心、兒童青少年晤談專線也都是青少年憂鬱患者可以尋求協助的管道。
4.基金會
針對自殺防治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基金會非常多,其中很多基金會針對青少年族群有長時間的關注和聯繫,因而能見度較高、服務提供較受信賴,依其性質大致整理為三類如下:
(1)初級預防—提供檢測、篩檢、評估、解答疑惑、提供資訊、社會教育(如講座、宣導活動徵文)。如董氏基金會、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臺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高雄安頓身心聯誼會等。
(2)輔導諮詢—提供免費專業諮詢輔導、壓力緩解、治療方法、醫療機構轉介。如張老師、生命線、馬偕協談中心、觀音線、生活調適愛心會(治療與預防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疾病)、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等。
(3)支持分享—病友及其家屬提供相關資訊和親身經驗,同時也會和其他志工串聯。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或各大醫院自行組成的病友會。
(三)憂鬱症與其他議題
了解憂鬱症和其他議題之間的關連性,可以讓我們對於憂鬱症的出現情境更為敏感、提供適時的轉介,或是在有併發情況發現時知道要連結到哪些議題的處置方式。
1.憂鬱症與渴望獲得重視的青少年
有些學生雖然不是憂鬱症,卻亂填憂鬱量表,希望獲得老師的重視,這些學生可能也有他們煩惱的問題,因此不應因他們不是憂鬱症就不關心,反而要多留意,避免他們未來真的發展為憂鬱症。
2.憂鬱症與網路世界
很多人透過知識家的管道詢問罹患憂鬱症要怎麼處理,回應的人很多都是憂鬱患者,提供個人經驗談、甚至提供網路聊天帳號,由此可見,可能有一些需要幫助卻不敢向身邊的人開口,或是因為害羞內向不敢撥打專線,於是就會藉由網路獲取資訊。然而,雖然網路資源很多、也有病友分享,但在沒有專人一對一引導下,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期或加深病情。
另一方面,一些輕度憂鬱症患者或是有憂鬱傾向的人,希望在網路上基於匿名重新建立出能被肯定的自己,然而網路世界裡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肯定他,很可能會造成這些青少年「最後希望」的破滅,帶來更深的挫折。
3.憂鬱症與升學壓力
有一些高中生在聯考後或是甫進大一時得到憂鬱症,往往跟其生涯規劃、自我價值定位、離鄉求學、環境和課業適應不良相關,因此應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對其未來生涯規劃跟求生能力有完整的輔導,預防銜接大學時出現憂鬱症症狀。
4.憂鬱症與中輟生
一些學生因為嚴重的憂鬱症症狀而無法走出房門和上學,有一些則可能是因為懼學症而中輟。懼學的原因很複雜,可能來自人際關係問題、課業壓力、家庭功能失調,往往會伴隨嚴重的焦慮情緒和行為,長期累積下也會形成憂鬱症,因此應特別注意學生中輟的原因,協助發現和治療。
5.憂鬱症與自殺
自殺問題與憂鬱症有很大的關係,中研院鄭泰安教授的研究指出,自殺死亡者生前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者達97%,達到憂鬱症標準的有87%。憂鬱症患者有2/3 有自殺念頭,憂鬱症患者是沒有憂鬱症患者自殺危險的47.8 倍。若能做好憂鬱症患者的辨識和後續輔導,將有利於自殺事件的防範。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0 意見 :
張貼留言
感謝您願意和我們交流意見~